文明礼仪教案【选7篇】
作为一个为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经常需要写教案。教案是教材大纲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和桥梁。那么你了解了课程计划吗?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文明礼仪教案【精选7篇】。您的肯定和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。
礼仪活动课程计划第1部分
活动目标:
1。通过观察和模仿,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问候方式。
2。初步感受到问候与人际关系的联系,体会礼仪之美。
活动准备:
材料准备:国内外问候视频课件、中国古典音乐、靠垫20个、笔记本电脑5台、旗头、手帕、袖子等。
体验准备:孩子有与他人打招呼的经验。
活动流程:
1、师生们问候,引领主题,请小朋友们向嘉宾老师问好。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总结日常问候中对语言、手势和表情的要求。
问:
(1) 你刚才打招呼时说什么?你做了什么?
(2) 除了挥手说“你好”之外,你打招呼时的表情是什么?
总结:我们打招呼时通常会微笑着挥手说“你好”,以表示友好。
2.观察讨论,了解问候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
1。交流分享:我知道的其他打招呼方式。问:除了这个(挥手、说“你好”、微笑),我们还能怎么打招呼? (提示:父母平时怎么跟别人打招呼?电视里的人怎么打招呼?故事书里的主角怎么打招呼?)
2。观看视频:学习各种现代问候方式
(1)老师:在我们格陵兰幼儿园,我有一群好朋友。每天上班的时候我该如何跟朋友打招呼?让我们来看看。
(2) 幼儿观看视频。
(3)问:你看到程耀明是用什么方式跟朋友打招呼的?
【根据孩子的回答,展示相应的照片,包括点头、挥手、握手、击掌、拥抱、鞠躬。 】
3。讨论分析:从打招呼的姿势判断人与人之间的亲疏、长辈关系
(1) 问题:
①猜猜谁是我最好的朋友,你是怎么知道的?
②谁是我的新伙伴?
③那我怎么跟男老师打招呼呢?
总结:原来,当我们和亲密的人打招呼时,我们可以拥抱,用身体接触来增进感情;当我们遇到新朋友时,我们可以握手;当男孩女孩长大后,普通朋友就可以挥手点头。就是这样。
(2)问:谁是我的领导或长辈?你看见了吗?
摘要:我们向长辈鞠躬,以示尊敬和尊重。
(3)孩子们在现场练习用相应的方式向同伴和老师打招呼。
3.拓展经验:了解古代几种常见的打招呼方式 1.独立观看视频,利用服装、道具进行学习和练习。
(1)师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打招呼的吗? (幼儿独立回答)后面有五台电脑,里面有几段古人互相问候的视频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并向他们学习吧。
(2)幼儿独立观看,老师引导幼儿使用服装、道具进行学习和表演。 (演奏优雅的中国古典音乐)
(3)通讯演示。
老师:谁能告诉我你学会了什么问候语吗? (老师简单讲解行礼、鞠躬、祝福、磕头、集体礼拜等礼仪要求)【利用旗头、手帕、水袖等道具,让孩子们展示所学的问候方法】
2。伴随着音乐玩问候游戏。师:小朋友们,像古人一样打招呼有趣吗?那么就让我们跟随欢快的音乐,向我们的朋友们问好吧!
【播放喜庆的民乐,孩子们可以互相鞠躬、鞠躬等打招呼】
3。观看视频并了解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打招呼的独特方式
(1)老师:除了我们刚刚学过的问候方式之外,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民族。他们也有自己的打招呼方式。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吧!
(2) 问:你看到了什么? (抱胸鞠躬、双手合十、亲脸、摸鼻子等)
(3)总结:原来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问候方式。当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时,我们也可以学习用他们的方式打招呼,以表达我们的尊重和友善。
4。再次体验并结束活动。师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吗?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。生活中有很多社交礼仪。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打招呼、问候的礼仪。原来,问候长辈和同伴的方式是不一样的;亲近的人和疏远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也不同。作为中国孩子,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各种社交礼仪,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孩子。
现在,我们要跟嘉宾老师说再见了。用你喜欢的方式告别老师!
礼仪教案第二部分
活动设计背景
我们幼儿园每周都会有一个班的孩子轮流当小礼仪天使。孩子们站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位孩子和家长的到来。他们脸上的笑容和甜蜜的“早安”让人感觉那么甜蜜、那么平易近人,你也会不自觉地回以微笑:早上好!我希望我班的孩子们都能成为懂礼仪的礼仪小天使,所以我为我们班的孩子们设计了这个礼仪课《微笑》。
活动目标
1。学习儿歌《微笑》并学习如何微笑。
2。要知道微笑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,体验微笑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心情。
3。培养孩子良好的肢体语言。
教学要点与难点
1。学会微笑,知道微笑是尊重他人的表现。体验微笑可以给人带来好心情。 2、培养孩子良好的肢体语言。
活动准备
1。各职业微笑课件或图片、礼仪童谣课件。
2。每个人都有一面镜子。
3。歌曲音乐《表情歌》,《不怕不怕》。
活动流程
1。进口活动。
1。老师和孩子们互相打招呼!
2。回顾歌曲《表情歌》简介
老师:歌曲中,孩子们唱了几个表情。我发现有些表情非常漂亮。您认为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让人感到舒服? (微笑)
3。老师与孩子互动,玩“变脸游戏”,让孩子感受不同表情带来的不同心情。
老师:老师接下来和你们玩一个游戏。你想玩吗?然后让孩子们找一个朋友,找一个舒服的姿势站立,并牵着手。
老师:现在我们来听一下老师的指挥。你可以做出我说的任何表情。那么我想请你告诉我,当你看到这个表情时,你的感受如何。好的,准备好。生气(生气、高兴、大笑、悲伤的笑……)
(老师用各种表情告诉孩子们做相应的动作)
4。讨论: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你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感受?哪种表情让你开心?区分大笑和微笑。
老师:好的,谢谢同学们,请回到座位上,让我看看谁的坐姿最好。
老师:小朋友们,我们刚刚玩了一个表情游戏。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表达方式。这些是什么? (生气、焦虑、高兴、大笑、微笑)当我们笑时,我们感觉如何? (开心,好像吃了棒棒糖)
“看到焦急的表情,你有什么感觉?” (悲伤,不舒服)
当你看到微笑的表情时,你有什么感觉? (很开心,很舒服,很温暖)
“你最喜欢的表情是什么?” “为什么你最喜欢微笑?” (很有礼貌、优雅、快乐、温暖)
刚才孩子们说笑让人感到幸福,微笑也让人感到幸福。然而,笑和微笑是不同的。现在,我让两个孩子来演示(请孩子们演示一个大大的微笑),你看出这两种微笑有什么不同吗? (笑和微笑的区别)微笑没有声音,而笑有声音。那么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人时,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微笑呢? (选择微笑)很好,来来来,我们来看看微笑的表情。 (请让刚才的两个孩子再笑一下)
2。看看照片,学会微笑。
1。看各职业人士的笑容表情图片(一一展示图片)
2。问题:他们做什么?他们看起来怎么样?你喜欢他们的表情吗?为什么?
总结:微笑让人感到快乐、有礼貌,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心情。因此,我们面对别人时一定要微笑。
3。练习微笑
(1)老师:小朋友们,我们刚才看到了那么多的笑容,都觉得很温暖、很幸福、很幸福、很可爱、很美丽。既然微笑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美好的感觉,那么我们也来练习微笑吧。请孩子们从椅子下面拿出小镜子。你在小镜子里看到了谁? (自己)那我们来练习微笑吧。
幼儿练习微笑。讨论:什么样的微笑才是微笑? (嘴角自然上扬,眼里充满笑意。)
(2) 将你的笑容发送给你的朋友,看看谁的笑容最漂亮。
(3)我叫几个小朋友上来,给小朋友们微笑。 (请小朋友上前露出笑容)老师露出了他最美的笑容。
3。学习礼仪童谣《微笑》
1。理解句子并学习儿歌。
(1)孩子见到人有礼貌,微笑
问题:为什么图中的孩子有礼貌? (打招呼,微笑)我们见到谁应该微笑? (看到大家就微笑)
(2) 我心情很好,没有烦恼。这是多么美妙的世界啊
问题:好心情是什么样的? (笑)什么是烦恼? (不开心的事)
总结:如果我们每天都快乐,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2。完整地欣赏儿歌。 (鼓励孩子在背诵儿歌时微笑)
4。结束活动:微笑秀。
1。师:孩子们笑起来真漂亮。让我们一起努力,给大家带来微笑,好吗? (孩子们上前排队微笑,老师给孩子们拍照)
2。让孩子们按照音乐的节奏,一一露出自己最美的笑容。
孩子们展露笑容,老师用最漂亮的笑容为孩子鼓掌鼓励。
3。老师引导孩子们在露出微笑时说:“我给你我的微笑”。
4。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,脸上带着笑容离开。
教学反思
这堂课,我充分利用了孩子们现有的知识和丰富的表达经验,让孩子们轻松快乐地学习,很好地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。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。老师与孩子们、孩子们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良好,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。整个过程中,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,课堂气氛活跃。孩子们都渴望表达自己,老师也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。缺点是看图片的时候有时说得有点多,语言显得不够简洁。今后我一定会更加注意改正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。
礼仪课程计划第 3 部分
1。评论和讨论:这些孩子做得对吗?
(1)先吃饭,不等别人坐下。 (2)让长辈先吃饭。 (3)乱抓食物、乱翻食物。
(4)面向餐桌打喷嚏。 (5) 在公共场合进行攻击性行为的。 (6)主动摆碗筷。正确做法:
1主动帮家长收拾桌子、摆碗、上菜,等大家到了才吃饭。
2 请长辈先拿食物。
3不要抢食物,不要在菜盆里翻找,不要打翻桌上的盘子和杯子。
4打喷嚏或咳嗽时,应面向餐桌背面,用手帕或餐巾捂住口鼻。
5 饭桌上不要当着大家的面提到“味道不好”、“上厕所”之类的话,以免引起别人反感。
2、练习:分组练习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。
礼仪活动课程计划第4部分
活动目标:
1。通过观看视频,可以了解和学习拍手、握手、挥手等礼仪动作和短语,学习礼仪童谣。
2。在日常与朋友的交往中,懂得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,体验认识、了解、学习礼仪的快乐。
3。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。
4。初步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。
5。在活动中展现孩子可爱的一面。
活动准备:
视频中三张动作图
活动流程:
1。观看第一个视频
(1)今天孙耀明带来了一个视频。请仔细看一下。谁在那儿?他们说了什么?年幼的孩子观看视频。
(2) 结尾问题:你看到谁了?什么时候发生的?早上来到公园遇到叔叔和老师时,哥哥姐姐说了什么?当他们说“早上好”时,他们不仅会停下来说,还会做出什么动作呢?哪个细心观察的小朋友发现了(老师演示弯腰动作)并仔细观察我的头是否低下?
(3)原来我想做一个懂礼貌的宝宝。早上在幼儿园看到老师,叔叔就会弯下腰打招呼,我们向兄弟姐妹们学习吧。 (轻轻站起来)孩子模仿动作(几次)(老师一边说话一边提醒你做动作)学唱儿歌:你早了,你早了,弯下腰
2。观看第二个视频
(1) 孩子走进幼儿园,看到了她的好朋友。她会说什么?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礼貌地与人打招呼? (幼儿先发言,然后看第二段视频)请看看你姐姐说了什么、做了什么?
(2)观后提问:“我的朋友们见面了,他们都说了些什么?说话的时候做了什么?老师总结:你好,你好,点头。
(3)哪两个小朋友来学
3。看图片模仿动作学儿歌
(1)做一个有良好礼仪的孩子。除了弯腰打招呼,你好,你好,还有点头。通常,老师也会在课堂上听到孩子们说“谢谢”。我们什么时候应该说谢谢? ?说谢谢。此时可以采取什么行动呢?介绍儿歌:《谢谢谢谢,鞠躬》,一起学吧
(2) 那请你看看老师在做什么? (伸出手)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动作? (幼儿先发言,后展示图片)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?儿歌介绍:请进,请进,伸出双手。
(3)做一个礼仪宝宝,随着礼仪动作说礼貌用语。宝宝就像一个小淑女和一个小绅士。还有一些老师的动作图片。请看一下并学习图片中的动作。 ,想一想,你什么时候做这个动作? (孩子们看图,模仿动作)
(4) 结束:你学会了什么动作?谁学过和她一样的动作,谁能知道什么时候握手?儿歌介绍:欢迎光临,握手,我们一起学习
(5)如果有人跟她学过不同的动作,请表演一下(拍手、挥手的动作),引出儿歌:棒极了,棒极了,拍手,再见,再见,挥手
4。完整的儿歌表演
学会做一个懂礼仪的宝宝。我相信大家都会喜欢你的。生活中有很多礼仪。现在我们就通过看图完整的讲一下今天学到的礼仪吧。
5。迁移经验讨论:
刚才老师说生活中有很多礼仪,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讲礼貌、学习礼仪呢?孩子可以自由表达(比如排队喝水、排队玩滑梯、慢慢走、上下楼梯靠右走……
6。延伸活动:
创造未来娃娃屋游戏中做客的场景。拜访客人家时,必须先按门铃。见到主人应该说什么? (你好),娃娃屋的主人想说什么? (欢迎光临)请行动起来...
附儿歌:
我有一双小手,我想赢得很多好朋友。请早点弯腰,你好,你好,点头,谢谢,谢谢,鞠躬,请进来,请伸出你的手,欢迎,握手,棒极了,棒极了拍手,挥手再见,做个有礼貌的孩子。
事件反思:
本活动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向孩子们呈现礼仪要求,符合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。还可以让孩子们现场进行实践练习。相信老师在以后的生活中会给予更多的提醒和指导,孩子们一定会成为一种习惯,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。
礼仪教案第五部分
活动名称:公共场所小班礼仪《公共场所说话礼仪》
活动目标:
1。让幼儿知道在公共场所应小声说话,以免打扰他人。
2。培养孩子在公共场所的良好行为习惯,懂得尊重他人。
活动要点:
教会孩子在公共场所良好的行为习惯,懂得尊重他人。
活动准备:
1。各种噪音
2。教学PPT。
活动流程:
1。组织教学
2。对话介绍
“老师今天给孩子们带来了礼物!”老师介绍礼物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。
3。展示PPT课件
1。给可爱的小猫送礼物
2。讲一个故事。老师根据活动目标讲述了一只小猫的故事。
3。问题
1。 “你喜欢小虎斑猫吗?为什么?”
2。 “你父母带你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?那些地方你能大声说话吗?”老师提问并引导孩子们谈论在公共场所应该做什么!
4。学儿歌
在公共场所要有礼貌,不要大声喧哗、哭泣。
说话小声,不要打扰别人
5。老师总结
让幼儿知道在公共场所应小声说话,以免打扰他人。懂得尊重他人。
中班礼仪教案第6部分
活动目标:
1。要知道微笑是尊重他人的表现。微笑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心情,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心情。
2。培养孩子良好的肢体语言。
活动准备:
1。各职业微笑课件或图片、礼仪童谣课件。
2。每个人都有一面镜子。
3。歌曲音乐《表情歌》。
活动流程:
1。进口活动。
1。老师和孩子们互相打招呼!
2。回顾歌曲《表情歌》带入
老师:歌曲中,孩子们唱了几个表情。我发现有些表情非常漂亮。您认为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让人感到舒服? (微笑)
3。老师与孩子互动,玩“变脸游戏”,让孩子感受不同表情带来的不同心情。
老师:老师接下来和你们玩一个游戏。你想玩吗?然后让孩子和你旁边的一个孩子牵手,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站立。
老师:现在我们来听一下老师的指挥。我说什么表情就做什么。好的,准备好开始吧。生气(生气、高兴、大笑、悲伤的笑……)
(老师用各种表情告诉孩子们做相应的动作)
4。讨论: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你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感受?哪种表情让你开心?区分大笑和微笑。
老师:好的,谢谢同学们,请回到座位上,让我看看谁坐得最漂亮。
老师:小朋友们,我们刚刚玩了一个表情游戏。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表达方式。这些是什么? (白话☆www.yyinfo.net)(生气、着急、高兴、大笑、微笑)我们笑的时候有什么感觉? (开心,就像吃棒棒糖一样)
“你最喜欢的表情是什么?” “为什么? (幼儿自由回答)
老师:郝耀明最喜欢的是微笑的表情。
刚才孩子们说笑让人感到幸福,微笑也让人感到幸福。然而,大笑和微笑是有区别的。微笑没有声音,而笑却有声音。那么我们来看看,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的时候,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微笑呢? (选择微笑)很好,来吧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微笑的表情吧。
2。看图片,学会微笑
1。请看各种职业的人微笑的照片(一一展示图片)
2。老师问:他们做什么?他们看起来怎么样?你喜欢他们的表情吗?为什么?
总结:微笑让人感到快乐、有礼貌,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心情。因此,我们面对别人时一定要微笑。
3。练习微笑
(1)老师:小朋友们,我们刚才看到了那么多的笑容,都觉得很温暖、很幸福、很幸福、很可爱、很美丽。既然微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感觉,那么我们就来练习微笑吧(给每个孩子一面小镜子)。你在小镜子里看到了谁? (自己)那我们来练习微笑吧。
讨论:什么样的微笑才是微笑? (嘴角自然上扬,眼里充满笑意。)
(2) 把你的微笑送给你的朋友,(和旁边的孩子一起微笑)看看谁的笑容最漂亮。
(3)我叫几个小朋友上来,给小朋友们微笑。 (请小朋友上前露出笑容)老师露出了他最美的笑容。
3。结束活动:微笑SHOW
1。师:孩子们笑起来真漂亮。让我们一起努力,给大家带来微笑,好吗? (孩子们上前排队微笑,老师给孩子们拍照)
2。让孩子们跟随音乐,一一展现自己最美丽的笑容。
(孩子们露出笑容,老师为孩子鼓掌最美的笑容)
3。老师引导孩子们在露出微笑时说:“我给你我的微笑”。
4。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,脸上带着笑容离开。
教学反思:
微笑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表情。孩子在交往中需要对别人微笑,因为微笑也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。微笑可以让自己和他人感到快乐。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,微笑可以说是他们与他人交往的重要方式。我在设计这个活动时,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,通过游戏、语言表达等方式让孩子们参与活动,还利用图片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微笑无处不在,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微笑的重要性,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用微笑对待一切。
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。老师与孩子们、孩子们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良好,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。整个过程中,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,课堂气氛活跃,孩子们都跃跃欲试,老师也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。
《礼仪》课程计划第 7 部分
第一课
教学目标:
1。教育学生吃饭时注意卫生,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。
2。教育学生遵守餐桌礼仪。
重点难点
引导学生从小追求有文化素质的美好生活。
教学准备
老师:课具、脸盆、毛巾、一次性餐具。
学生:与家人分享饮食的卫生礼仪以及图片。
教学活动
活动1表演介绍
1。我们每天都得吃饭。你能告诉老师,你知道怎么吃吗?能吃的同学都举手了。学生们都很棒。老师请三名学生进行示范。
物理模拟:(老师先拿出半盆水,然后拿出三双碗筷,让同学们上台表演),提醒其他同学仔细观察。
2。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先洗手后吃饭的人。
3。如果您没有洗手就用碗吃饭,请注意。
活动二:吃得干净
1。借鉴刚才的情况:吃饭前要洗手。
2。要求学生在讲台前洗手。
3。老师指出,学生没有洗手干净。
4。让学生看图观察第40页洗手的六个步骤。(小组讨论:如何洗手保持清洁)
5。请学生在讲台前表演,并告诉学生科学的洗手方法,保持双手清洁。
6。 (提供课件)正确的洗手方法
7。播放儿歌
老师教学生一边做手势一边念儿歌(见教材第40页)。
小手是宝贵的财富,离不开。
吃饭前别忘了洗手。
8。饮食时应注意哪些卫生习惯?学生们被问到问题,老师随意补充。
(洗脸、擦嘴、洗碗、擦桌椅等)
活动3我在餐桌上
1。到了在家吃饭的时间了,同学们应该做什么呢?
图1 “我”和妈妈一起在桌子上准备做饭前的准备。提醒学生,家人吃饭时,可以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图2“我”扶着爷爷走近餐桌,激励学生和家人一起吃饭时尊老爱幼。图3中,“我”背对餐桌打喷嚏,提醒学生在餐桌上的行为要文明、有礼仪。图4:当妈妈给“我”夹菜时,我表达了谢意,展现了一家人一起用餐的温馨。
2。团体交流:餐桌上还有哪些礼仪?
3.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介绍